蒙馬特歷史、景點、半日遊行程、交通與拍攝建議
小丘廣場與狡兔酒吧
十九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初期,由於較為低廉的房租,蒙馬特成為藝術家聚集的熱點,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如莫內、雷諾瓦、畢卡索、馬諦斯與梵谷,作曲家 Eric Satie 等,都曾在蒙馬特居住與工作過。小丘廣場 Place du Tertre 與狡兔酒吧 Lapin Agile 就是過去藝術家工作與聚會的地點,其中狡兔酒吧曾出現在畢卡索作品中,因此是蒙馬特著名的地標之一。
曾出現在畢卡索作品的狡兔酒吧是蒙馬特著名的地標。
小丘廣場一隅。
玫瑰之家
玫瑰之家 La Maison Rose因爲曾出現在蒙馬特畫家Maurice Utrillo作品中而聞名,後來也曾經成為影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的場景。我很喜歡的玫瑰之家的地方,除了它既可愛又夢幻的粉紅外觀之外,更因為它位在一個下坡叉路口,整體的景色很吸引我。
玫瑰之家。
玫瑰之家。
蒙馬特街道漫遊
從玫瑰之家通往達利妲廣場的道路Rue de l’Abreuvoir,是蒙馬特最具代表性也最知名的街道之一,甚至有人把Rue de l’Abreuvoir稱為是巴黎最美的街道。拍攝Rue de l’Abreuvoir最經典的角度,就是從達利妲廣場,沿著蜿蜒道路緩緩回望聖心堂,是我推薦來蒙馬特必訪、必拍的地方。
達利達廣場往回拍攝聖心堂,路底可以看到玫瑰之家,而我身後就是達利達的雕像。蒙馬特距離都不遠,適合一個下午信步漫遊。
但其實除了Rue de l’Abreuvoir之外,蒙馬特其他巷弄也很適合信步漫遊。這些巷弄不若市區裡人潮洶湧,又常能不經意看到山下遼闊又令人心曠神怡的巴黎市景,不時會有驚喜收穫,非常推薦在蒙馬特安排多一點時間,在這些巷弄裡走走逛逛。
也許因為蒙馬特不是當年奧斯曼改造巴黎市區的區域,因此和市區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,這裡顯得悠閒、令人放鬆。
達利妲廣場
從玫瑰之家順著Rue de l’Abreuvoir往下走,路底轉角的小廣場就是達利妲廣場。達利妲廣場是為了紀念已故的義大利裔法國女歌手Dalida,達利妲是當時歐洲最著名、最受歡迎的歌手兼演員,生前便是居住蒙馬特,逝世後也是安葬於蒙馬特公墓,可說是蒙馬特最具代表性的名流之一。廣場上有一尊她的半身銅像,推薦與玫瑰之家、Rue de l’Abreuvoir串連造訪。
達利達銅像。
穿牆人銅像
穿牆人銅像Le passe-muraille是基於蒙馬特作家馬歇爾埃梅Marcel Aymé,於1941年出版的短篇小說作品中的人物Dutilleul,所創作銅像藝術品,就位在以Marcel Aymé為名的廣場上。由於書中人物也是住在蒙馬特,因此這尊銅像就好像再現了書中的場景,頗具趣味。
地址:Place Marcel-Aymé, Paris, France
穿牆人銅像。
煎餅磨坊
早年的蒙馬特曾有高達30多座風車磨坊,如今只有兩座建於1717年的風車磨坊被保留下來,分別是Le Moulin Blute-Fin與Moulin Radet。其中Moulin Radet所在的煎餅磨坊餐廳Le Moulin de la Galette,就是印畫派畫家雷諾瓦 Pierre-Auguste Renoir作品「煎餅磨坊的舞會Le Bal du Moulin de la Galette」中的場景。在奧塞美術館欣賞完原作後再來實際造訪現實中的場景,真的別有一番感受。
地址:83 Rue Lepic, 75018 Paris, France
巴黎最後的風車。
梵谷故居
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文生梵谷與其弟西奧梵谷在蒙馬特的故居。其實這裡是我無意間經過時發現的。當時是因為心想每次來蒙馬特,總是走同一條路下山。這次想改走不同路線,順著Rue Lepic拐個大彎下山,看看會不會有其他的拍攝機會,沒想到就意外經過了梵谷故居。再次印證了蒙馬特真的是處處充滿驚喜呀!
地址:54 Rue Lepic, 75018 Paris, France
文生梵谷於其弟西奧梵谷在蒙馬特的故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