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动物到物件:成精的奇幻历程
过把瘾还行,真想真正成精,还需千年,此般艰难!
东晋时,另一位大神,亦是风水鼻祖的郭璞,在其《玄中记》中称:“五十岁之狐为淫妇,百岁狐为美女,又为巫神。”
或许考虑到狐狸乃仙二代,郭大师对狐狸精们放宽了条件:成精年限大幅缩短。
当然,时代越往后,成精的标准越发降低。
至清代纪晓岚的《阅微草堂笔记》,动物成精之事,简直毫无规矩可言。
纪晓岚道:“人物异类,狐则在人物之间;幽明异路,狐则在幽明之间;仙妖殊途,狐则在仙妖之间。”
依纪晓岚此说,在人、动物、物件三者中,狐狸最易成精,而物件成精最为艰难。
成精之路虽艰,却难不倒咱中国的万物!
成精须趁早!且绝不能落后于狐狸精。
此事,吾国圣人孔子察觉端倪:中国之物非凡,若成精怪,丝毫不逊于动物。
故而,木石之精怪时常现身凡间,迷惑世人。
孔丘慨叹:此乃何世道!木石成精,化为独腿之夔与魍魉。
此语虽未被圣人弟子录入《论语》,然《国语·鲁语下》却有明确记载:“丘闻之:木石之怪曰夔、魍魉”。
夔(kuí),乃古代我国传说中独腿之怪物。《说文》言:“夔,神魅也,如龙一足。”
魍魉,即为鬼。木石之物若欲修心修灵,化为人形,其路漫漫。
对此事,后世大儒朱熹之解释颇为郑重:其在《朱子语类·鬼神》中称:“夔只一脚。
魍魉,古有此语,若确有其物,必为此物。”
实则,古代物件成精,木类颇多。木头变为夔或
魍魉,仅为成精之初始阶段。
然后世之辈颇为急切,物件精怪一现,便是人形,且喜对人附体。
唐之《桂林风土记》载:开成年间,桂林石从武善射。一日深夜,见一人体具光耀,入户而来,自此其家人病痛呼号,呻吟不止,医者亦无法医治。
“精物复至,从武射之,一发命中,焰光星散”。取烛一照,乃家中旧用樟木灯擎。
遂将此旧灯台劈开并焚毁。家人之病痛遂愈。
《抱朴子》云:“万物之老者,其精皆能假托形以惑人,唯不能于镜中易形耳。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悬于背后,则老魅不敢近人。”
物之老者,究竟有多老?葛大神未言明。然据晋代《灵异经》所记,我国之树木,高百丈者,数百年一结果之树甚多。
《西游记》中天宫之蟠桃树,相较之下,不过小菜一碟。
这些树木,若没有万余年岁,似乎都难以证明自己的存在。然而,它们虽历经漫长岁月,却并未成精,只是可作为药材治病而已。
要知道,木石物件修炼成真灵,所需时间超乎我们的想象。不过到了唐代,各类精怪纷纷涌现。
在唐《酉阳杂俎》中就有这样一件事:华阴县赵村,有一人夜里过桥,看见小儿们聚在一起点火嬉戏。他知晓这是鬼魅,便射箭攻击,只听得射中时如同射中木头的声音,火焰随即熄灭。还听到“啾啾”的叫声:“射着我阿连头了。”第二天一看,只见有六七片破旧的木车碎片,“尚衔其箭”。
可别小瞧了这些旧木头,你又怎知它们在成为物件之前,作为树木生长了多少年?又悄悄修炼了多久呢?
在孔子的春秋时代,木石之精还是夔、魍魉。到了汉代,它们尚未化为人形。
汉代的《风俗通义》中,对树木成精早有记载:桂阳太守买了一块地,那里有十多围粗的大树,枝叶繁茂,遮盖了数亩土地,播种的谷物都无法生长。派人砍伐树木时,树木竟流出鲜血,令人惊恐。太守再次砍树,树上有一处凸起长到四五尺高,直扑向太守,太守挥刀连续砍杀,斩下四个头。上前查看,发现“非人非兽”。这“非人非兽”,正是标准的魍魉。
然而,物件成精的步伐不断前进,多到难以控制的地步。
按照葛洪祖师的研究,大树能说话的,其精名叫去阳。在山中夜晚见到胡人模样的,一般是铜铁之精,老木之精通常会变成秦人,夜里在墙角见到的小怪物名叫誓激。
人们对物件精怪的研究,似乎永远都跟不上物件成精的速度。
北魏景初年间,阳城县一官吏家中有怪事发生。无缘无故听到有拍手相互呼喊的声音,小吏在黄昏时却什么都看不到,便上床休息。夜深时,又听到灶台处有呼喊声:“为何看不见。”回应道:“我现在被压着,无法前去。”天亮一看,原来是个铁饭铲。
《搜神记》中,连饭铲子都有努力成精的可能,那世间万物又有何不可呢?宋代的《太平广记》记载:“东海徐氏的婢女兰,在晋义熙年间,忽然患病,且举止异常。众人暗中观察,只见扫帚从墙角而来,奔向婢女的床铺。于是将其取出焚烧。”
历朝历代成精的物件各式各样,铜钟、毛笔、破门、酒
缶、石棋子、铁锅、水桶等等,生活中有的物件,在历史上都曾有过成精的传说,在此便不逐一赘述了。
这些物件历经千难万险努力成精,究竟是为何?《西游记》中,太白金星对玉皇大帝说的一番话揭示了答案:“三界中凡有九窍者,皆可修仙”(第三回)。世间虽有贵贱之分,但上天给予了众生升天的机遇。是否努力奋斗,全在自己的选择。
然而,成精之后也只是妖魅,若想从精怪跻身仙班,就必须拥有九窍,这是入门的凭证。“九窍八孔”是祖先用来区分人和动物的基本特征。“九窍”是人的特点:面部有双耳、双鼻孔、双眼、一口,再加上下阴的“水道”和“谷道”。而动物的“水道”和“谷道”合为一体,共有“八孔”。当然,这仅限于一些较低级的门类,如鸡、鸭、龟等。
在《西游记》第一回中,孙悟空出世的那块石头,就具有“九窍八孔”,天生便带着成仙的基因。普通的木石并非如此。木石成精后,只有修炼成人形,才有可能拥有实现升级的九窍,进而才有修成正果的可能。
唐《集异记》中写道:刘玄居住在越城。傍晚时分,忽然看见一个身穿乌袍的人前来,其面部没有七窍。请来大仙一算:“这是家中先辈时代的物件,长久以来成了鬼魅,能够杀人。趁其尚未长出眼目,尽早除掉它。”
刘将此货捆绑,挥刀连砍数下,未料这竟是祖父时期的枕头。
这枕头精,尚未通一窍,便被人类无情扼杀。在成精进化之途上,虽说条件放宽,然而四处皆潜藏凶险。
又能如何呢?身处这般世道,不成精着实难以生存。
可即便成了精,也并非意味着顺遂。
生活于精怪世界的最底层,欲要出人头地、光宗耀祖,成精乃是唯一的路径,这趟浑水哪怕再艰险、再深沉,也必须得趟!
否则,就只能几辈子充当破水桶、旧铲子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